LOADING

  1. 2017年第十屆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得主 許雅儒 博士

2017年第十屆 |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新秀獎」 得主

許雅儒 博士

現任職位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
專長領域
地球物理學

教學與行政經歷

1997
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2003
美國史坦福大學地球物理系訪問學生
2004
取得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

2004-2006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及行星科學系博士後研究
2006-2010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0-2015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5-迄今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看更多

介紹

許雅儒博士之研究主要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震及井下應變儀觀測資料,分析陸地及隱沒帶斷層系統在地震周期中不同時段之地表變形特性、斷層帶的物理性質及岩石圈之應力狀態;進一步根據這些資訊估算活動斷層的滑移速率、發生大地震的潛能和可能的最大地震規模。地震發生時,利用地表觀測資料可反演發震斷層破裂分佈及預測可能引發餘震之區域,藉此作為長時間之地震活動趨勢評估及防震減災工作的參考依據。在過去幾年裡,許博士之主要學術成就有以下四項:  

1. 研究臺灣集集地震之車籠埔斷層帶及印尼蘇門答臘外海隱沒帶:  
分析1999年集集地震震後地表位移發現震後變形並非斷層帶孔隙液壓之變化或黏彈性鬆弛現象所造成,主要機制為震後滑移。根據斷層錯動量分佈,同震滑移大的地方無顯著震後變形,表示大部份的應力已被釋放。然而,在震央附近仍有顯著震後滑移,顯示此處之摩擦行為是速度強化;但該區為斷層破裂初始之區域,斷層之摩擦行為應屬速度弱化,同震及震後滑移模型隱含斷層面之物理性質可能非常不均勻。研究蘇門答臘Nias-Simeulue同震滑移顯示斷層在淺層近海溝處無顯著同震滑移,此區多為疏鬆沈積物,摩擦性質屬於速度強化,累積之能量可能以無震滑移的方式釋放。本研究為首次有近海溝的GPS觀測資料來驗證隱沒帶淺層之摩擦性質為速度強化,並有顯著震後滑移。在同震和震後滑移交界處存有一密集地震條帶,多數的餘震在此發生。此區塊地震數目和附近GPS測站所量測之震後地表位移隨時間演化的過程相近,隱含餘震可能由震後滑移觸發,並不全然由主震所造成的應力改變引發。  

2. 研究具有地震及地震觸發海嘯威脅的琉球及馬尼拉隱沒帶: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和菲律賓海板塊之聚合處。在台灣東北外海的琉球隱沒帶,從日本九州向西南延伸至台灣東部外海,形成長約2200 km之琉球海溝;在台灣南部,歐亞大陸板塊向東隱沒至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形成南北向的馬尼拉海溝由北緯13°至23°綿延1100 km。由於台灣鄰近兩個隱沒帶,評估其地震及海嘯潛能十分重要。許博士利用GPS、重力資料、地震分布、以及海底地形,估算琉球海溝南段及馬尼拉隱沒帶可能的地震破裂形式與海嘯潛能。研究發現海床上之隱沒構造(例如海山)可能影響隱沒帶之破裂行為,最大規模為7.5-9.0之淺層逆斷層地震可能在臺灣-呂宋鄰近區域發生,並可能引發海嘯;相關研究結果可提供地震危害度評估的參考。  

3. 對於大規模降雨與滑坡之間關係的研究:  
結合高精度光達(LiDAR)、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合成孔徑干涉雷達(InSAR)資料,研究深層崩塌之長期滑移行為、季節變化、以及伴隨豪雨時之加速滑移現象;並配合地形及地質資料,評估滑動面深度與運動模式,探討滑坡和降雨及地下水位之關聯。可瞭解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域之活動性,以確切掌握大規模崩塌發生之各項預警基準,作為防災與避難疏散之依據。  

4. 參與臺灣與菲律賓地體動力學研究計畫:  
桑達板塊以每年55-95 mm之速率向菲律賓海板塊移動,斜向聚合形成菲律賓斷層;在歷史紀錄中,發生許多規模大於7之地震。而逆衝滑移的能量主要藉由發生在馬尼拉隱沒帶的大地震或無震滑移釋放。為了解此區域的構造及地殼變形,許博士在菲律賓佈設許多GPS連續觀測站,分析數年觀測資料發現呂宋主要的變形都與左移之菲律賓斷層相關,菲律賓斷層在北呂宋有許多分枝斷層,斷層長期之滑移速率為2-20 mm/yr且多屬於鎖住之狀態。根據歷史地震分佈,若假設地震周期為100年,呂宋島不同斷層系統可產生之地震規模介於7.0-7.5。該研究為目前在菲律賓區域利用GPS資料對斷層活動評估最詳細之研究,可直接應用於地震防災

看完整內文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