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1. 2008年第一屆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得主 彭汪嘉康 博士

2008年第一屆 |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傑出獎」 得主

彭汪嘉康 博士

現任職位
中研院院士 評議員、台北醫學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萬芳醫學中心癌症中心主任、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專長領域
癌症醫療研究

教學與行政經歷

1
Chief, Cytogenetic Oncology Section, NCI, NIH, USA
2
President, Chinese American Medical and Health Association, USA

3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4
台大醫學院內科兼任教授
5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6
國防醫學院兼任教授
7
中國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
8
中國民國遺傳學會理事長
9
中國民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
10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看更多

學術獎項

1968
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 (中國青年救國團,榮譽職)

1971
Arthur Flemming Awards (Arthur S. Flemming Awards Commission, USA,榮譽職)

1972
Award from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USA,榮譽職)

1984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榮譽職)
1985
Scientific Award (Chinese American Medical and Health Asso., USA,榮譽職)
1989
Scientific Award (Chinese American Medical and Health Asso., USA,榮譽職)
1989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ward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USA,榮譽職)

1989
PHS Commendation Award (USA,榮譽職)

1992-1994
醫學特別講座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榮譽職)

1994-1998
傑出人才講座 (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獎金400,000/年)

2001-2007
彭汪嘉康榮譽講座 (國立清華大學)
2007-2010
長青講座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職)
看更多

影片
播放

介紹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彭汪嘉康所長自1956年於臺大醫學系畢業後前往美國進修,之後在美國國家衛生總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任職。彭汪院士在美國國家健康總署服務33年並擔任所屬國家腫瘤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她成功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的改變,並陸續發現白血病染色體的變異在幹細胞時期就已出現,甚至進一步從母親血液中判斷胎兒白血球及性別的可能性。1972年彭汪院士因為這個研究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獲得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外籍人士,從此聲名大噪。更由於她在腫瘤細胞遺傳染色體方面的傑出研究成果,於1984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彭汪院士在1993年正式回到國內,擔任中研院生醫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是當時少數歸國直接全心投入參與帶領國內生物醫學研究的海外院士;1996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彭汪院士繼續擔任國衛院癌症研究組主任;2006年1月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成立,彭汪院士出任首任癌症研究所所長。  

彭汪院士雖長期旅居國外,但非常關心國內醫療保健的問題。她在華府的時間,經常接收由台灣或中國大陸轉介而來的癌症病人,深深感覺到國內的癌症治療水準及研究環境亟需提昇並急起直追,才能趕上國際水準。加上她感念早期受到國家的栽培,一直有回饋國家的心意,心想若能把癌症新藥及新療法引進國內,對國內癌症病患才是一大福音。當時,國內癌症診療專科人才明顯不足,國內癌症病患無法得到良好先進的治療。1985年在一次於以色列舉辦的國際性研討會中,彭汪院士與曹安邦院士及Dr. Paul P. Carbone(時任美國Wisconcin大學癌症中心主任)共同將在台灣進行的內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的構想草擬出來,這就是在1986至1989三年中對台大、三總、台北榮總等醫學中心推派共13位fellows進行的國內首次內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當時由於國內師資的缺乏,海外教師們每人是以1-2個月來台接力指導的方式,完成二期共三年的訓練課程,這些結訓的學員回到自己的醫院,後來成為繼續推動癌症專科醫師訓練的種子師資,目前都是國內腫瘤醫學界的中堅份子,在各個醫學中心擔任腫瘤科部門主管或類似職位,為我國腫瘤專科醫師人才養成及內科腫瘤專科醫師制度奠下基石。  

接著彭汪院士開始推動國內的癌症臨床試驗,以院際整合的方式對國內重要癌症治療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aiwa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TCOG)因而誕生,為國內第一個院際臨床試驗合作模式,以有效利用病人的資源及確保臨床研究計畫的安全性及倫理性,並建立療法及學術研究上之嚴謹審核制度,整合國內各個醫院專家們的力量,推動國內癌症的臨床試驗及基礎醫學研究,尋找新的治療方式及新的抗癌藥物,為我國罹患癌症的同胞帶來新希望。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共有24家醫院加入TCOG臨床試驗網絡,此24家醫院的癌症病患人數約佔台灣全部癌症病人數的90%以上,服務範圍相當廣泛。TCOG的成功模式已有效吸引國際的關注,日前亞太臨床腫瘤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PJCO)及World Scientific期刊,均對TCOG提出希望能將每年度的TCOG年會與癌症學術研討會之會議學術論文集結出刊的要求,顯示TCOG致力於台灣本土性腫瘤的臨床試驗成果漸受國際肯定,目前也是FDA公認,亞洲最完整與先進的癌症臨床研究組織。  

為針對國人發展癌症新藥及新的有效療法,彭汪院士隨後展開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此階段的研究亟需臨床病房的配合,是以在台北榮總建立了第一個癌症研究合作病房暨實驗室,積極培養醫師科學家人才;其後陸續在台大、三總以相同模式建立癌症研究合作病房暨實驗室,其中在台大更設立了國內第一個合乎GLP標準的實驗室,以轉譯醫學的概念,期望能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嘉惠到癌症病患身上。  

為了厚實國內癌症臨床研究及治療之專門人才,在這段十多年的期間,除了內科腫瘤外,彭汪院士也陸續開辦了外科腫瘤、婦科腫瘤、放射腫瘤專科訓練計畫,持續推動各個腫瘤次專科的建立,以提供癌症病患更具專業的醫療技術及諮詢;協助衛生署在各大教學醫院建立臨床試驗中心,藉由臨床試驗之管理品質確認,建置完善之臨床研究關鍵環境;獎助及培訓臨床試驗相關醫事人員,使我國在癌症相關各醫療領域都能有合乎國際先進水準的人才,建立健全之臨床研究人員培訓機制,激勵年輕優秀臨床研究從業人員全心投入臨床試驗之研究工作,以強化整體臨床研究表現,增加研究成果的質與量、提昇醫藥臨床試驗的水準,增進國人健康福祉。  

彭汪院士雖然忙於醫療研究與醫務工作,但仍然非常重視癌症預防的重要性,在1997年結合許多專家學者及熱心的企業人士共同成立「台灣癌症基金會」。癌症治療並不容易,要突破社會大眾對於癌症的恐懼更是一大工程。癌症基金會從「教育」、「關懷」著手,幫助癌症病患找回生命的希望。基金會每年除舉辦例行性的防癌宣導活動及講座外,也從美國引進『天天5蔬果』、『蔬果彩虹5.7.9』之健康飲食觀念,教育民眾透過正確飲食習慣的養成,以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而多年來在台大農場辦理的「蔬果探險樂園」和巡迴全國國小校園的「天天5蔬果校園講座」,更讓防癌的宣導工作成功地在社會上引起廣大迴響,也落實以教育紮根的防癌理念。  

癌症自1984年起已連續24年蟬連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可說是國內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有鑑於此,彭汪院士為整合運用醫療保健資源,有效推動癌症防治工作,減少癌症威脅,維護國民健康,多年來不斷奔走催生國內「癌症防治法」,經結合政府相關部門及民間的努力,終於在民國92年正式立法通過。在此法案下明列,國家應提供充分資源,並整合政府及民間力量,致力研究開發尖端醫學技術,協助推展臨床試驗,推動癌症防治工作,並應將防癌知識與癌症病人就醫之正確知識納入國民義務教育,致力於避免或減少國民暴露於可能致癌因素,並應寬列人力與經費,確保有效推動癌症防治工作。近年來,彭汪院士秉持此一理念,協助推動國內癌症防治中心分級認證的評鑑工作,幫助各醫院尋求在我國癌症防治體系中之自我定位、釐清發展方向,進而有效整合國內醫療資源,達成癌症防治法所揭櫫之目標。 

綜觀過去近20年內,彭汪院士長期為我國的癌症問題努力,由培訓人才著手、推動整合國內臨床及基礎的合作,以及各個醫學中心間的合作、建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首先倡議推動「癌症防治法」立法、結合民間力量積極推動民眾的癌症預防觀念,成果斐然,為我國癌症的醫療服務品質提升、國內臨床試驗環境的健全、及癌症醫學研究的推展,做出重大的貢獻,嘉惠國內廣大無數的癌症病患。 

 

看完整內文


報導精選

報導精選

  1. 彭汪嘉康─癌症研究之母

彭汪嘉康─癌症研究之母

摘錄自遠見出版《她們,好厲害》一書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第一屆得主
被形容為台灣「癌症研究之母」的彭汪嘉康,曾在美國國家衛生總署服務三十三年,並擔任所屬國家腫瘤研究所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她成功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的改變,並陸續發現白血病染色體的變異在幹細胞時期就已出現,甚至進一步從母親血液中判斷胎兒白血球及性別的可能性。一九七二年,她因該研究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獲得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外籍人士。

二○○八年,吳健雄基金會、台灣萊雅公司共同創設「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目的在於樹立傑出女科學家的典範,並鼓舞年輕女性投身科學研究。

因此,首屆得主顯得格外重要,她必須是一位讓眾人都認可、欽佩的指標人物,才能達到設立該獎項的目的,並吸引更多人後續參與。

然而,這麼關鍵的人物,在遴選過程中,卻幾乎是眾望所歸。推動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並擔任國衛院首任院長的吳成文回憶,在遴選首屆得主時,他也曾被評審團諮詢,那時他毫不遲疑地推薦了彭汪嘉康。

「當我一說出這個『彭汪嘉康』這個名字,你可以感覺到,幾乎所有評審,那都是相當、相當認可的,」吳成文笑著說。雖然他與彭汪嘉康是熟識三、  四十年的摯友,甚至可以說是一起打拚的戰友,但他內舉不避親,後來果不其然順利獲得眾位評審同意,第一屆的得主,就是彭汪嘉康。

不凡人生,凝聚台灣抗癌能量
一九三二年出生、現年八十一歲的彭汪嘉康,經常被形容為是台灣「癌症研究之母」,而從她累積的各種頭銜與經歷,更可以看出她不凡的一生。

包含她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工作時,因為成功證實人類的癌症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改變,從此在全球醫界聲名大噪,並成為首位獲得美國亞瑟'佛萊明獎(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外籍人士。

在美國國家衛生院工作長達三十三年,早已經是研究室主管的她,原本可以選擇退休,或是繼續研究工作,但她卻於一九九三年、在人生剛滿一甲子時,放下在美國的四個兒女,回到台灣,付出自己多年所學,為台灣建立起癌症防線。

原來,彭汪嘉康一直與台灣保持聯繫,深知自一九八二年起,癌症即開始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但八○年代的台灣,對於癌症的治療卻尚未成熟,專科人才明顯不足,病人自然無法得到最佳照顧。

彭汪嘉康回台二十年間,可以說是馬不停蹄。她在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國內第一所癌症實驗室,之後推動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成立,並擔任首任所長,幾年前雖從國衛院退休,但旋即被聘請為由萬芳、北醫、雙和醫院所組成的癌症中心擔任主任,而她在台大醫院的門診,更是自一九九三年回國以來,就不曾間斷。

更值得一提的是,彭汪嘉康甚至投入了自己在美國累積多年的寶貴人脈,對培養台灣的抗癌人才,貢獻良多。

在一九八五年,彭汪嘉康尚未正式回到台灣前,當時她與幾位旅美的中研院院士,包含曹安邦、吳成文等人都擔憂著,台灣尚無腫瘤內科的概念,也就沒有專門全方位對付癌症的內科腫瘤醫師。

在包含彭汪嘉康等人的奔走下,到了一九八七年,終於促成台灣首次的腫瘤內科醫師訓練。

訓練對象包含台大、榮總、三總等的菁英醫師,而授課教授,竟都是全球最知名的抗癌專家,他們輪流從海外飛抵台灣,輪班執教三個月,完成了為期三年兩期的訓練,為台灣培訓出十三位種子醫師。

當年的種子醫師,目前都成為台灣抗癌的超級戰將。例如:台大腫瘤醫學部主任鄭安理、成大醫學院院長張俊彥、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及主治醫師劉滄梧等人。

「那時候,我們就覺得很訝異,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師級人物,紛紛請假兩、三個月,到台灣來幫我們上課?後來我們跟某一位教授聊,才發現原來他曾經很受Jackie(即彭汪嘉康女士)的照顧,因為Jackie開口,他就義不容辭,」劉滄梧指出,彭汪嘉康在海外三十餘年奠定學術地位,並廣結善緣,最後貢獻在台灣開花結果,因此有「癌症研究之母」的封號,正是名實相符。

立志學醫,不輕言放棄
現年八十一歲的彭汪嘉康,仍活力十足,談起行醫看診,更是熱情滿滿。

至於為何對醫學有這麼大的熱情、至今仍堅持看診,站在第一線付出,彭汪嘉康透露,這其實與她年輕時的經歷有關。

「我最小的弟弟,在我唸中學的時候,感染了肺炎,那時我們送他去看醫生,那醫生還是我父親的朋友,但他卻沒有竭盡全力去救我小弟,」彭汪嘉康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那時明明已經有盤尼西林問世,醫生卻沒有試著採用,僅告訴我父親,應該要放棄了。最終,我的小弟就在家中過世。所有家人,都很無助地看著他離去,」事隔多年,彭汪嘉康仍有不捨。

「經歷這件事情後,我告訴母親,如果我是醫生的話,絕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棄醫治!這句話出口,也就立下了我學醫、行醫的志向,」彭汪嘉康強調,病人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候,已把生命託付給醫師,醫師怎能輕言放棄?

在大時代一步步往夢想挺進
要當醫師,第一步要先考入醫學院。彭汪嘉康出身於蘇州書香世家,祖父是絲綢商人,但極重視教育,她的叔伯們在民國初年的動盪時代,卻大多能留學海外,反映出家族對孩子們教育的看重。

「我們家族有一個故事,那時我祖父去選墳地,風水先生問他是希望後代能當官,還是能致富?我祖父卻說,如若可以,讓子孫們把書唸好即可,」彭汪嘉康笑著說,祖父對教育的重視,無疑就是給子孫最大的資產。

彭汪嘉康以自己為例,在民國三十年左右,女性唸書的比例其實相當低,但因為家族有著大力栽培孩子唸書的祖訓,也讓她在當時成為少數接受教育的女性,這也才能往醫學院逐步邁進。

「我在蘇州唸中學,最想考入的醫學院,就是上海醫學院;當時雖然有聽說台灣的台大醫學院也非常好,甚至比上海醫學院還有過之,但因為人在蘇州,也真沒想過,有一天會來到台灣唸台大,」彭汪嘉康微笑著回憶。

民國三十七、  三十八年,國共內戰、局勢紛亂,政府陸續遷台,還只是中學生的彭汪嘉康,被大時代的洪流給推著,就這樣上了船,飄洋過海來到台灣。

搭上了船,雖然還是頭等艙位置,但彭汪嘉康卻因為嚴重暈船,在船上吐了好幾日,到最後已經是虛弱無力。

然而一下船,已經先到台灣的父親前來接船時,隨手遞了一根香蕉給腹內早已空無一物的彭汪嘉康,說也奇怪,香蕉的甜香味,竟讓彭汪嘉康精神大好!

「至今,我仍然記得那甜香味;或許,這就說明我跟台灣有緣吧!」彭汪嘉康很有精神地說著。果不其然,彭汪嘉康來到台灣後,真的如願進入台大醫學院就讀。

考入台大醫學院後,彭汪嘉康開始勤練基本功,挑戰一本又一本磚塊般厚重的原文書。

「台大教授,不少是非常嚴格的;我最記得教我們病理的葉曙教授,他上課很精彩,但也很嚴厲,例如:高我們一屆的學長姊,竟有超過一半的人得多唸一年、跟我們這屆一起畢業,就是因為他們都被葉曙教授當掉了,」彭汪嘉康苦笑著回憶,但她也認為就是在這種要求之下,方能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畢業後,彭汪嘉康跟隨著知名的外科手術醫生林天佑實習一年,林天佑給了彭汪嘉康高度肯定。

林天佑是肝臟手術的權威,他採用的「手指切肝」手術法,更讓台灣成為全球肝臟手術的先驅。而自小苦讀出身的林天佑,對每天總是在上午六點多就報到、任勞任怨的菜鳥實習醫生彭汪嘉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最後給彭汪嘉康的實習分數,竟是打了九十九分。

「林天佑醫師從來沒有覺得我是女生而對我少過任何要求;他是我的恩師,言教、身教都讓我受益良多,」彭汪嘉康至今仍記得,在實習結束之後,林天佑就希望她投入台大外科團隊,但那時候的彭汪嘉康,卻打算赴美再學習。

「我那時就答應林天佑老師,在美國練功有成之後,一定回到台灣貢獻。這個承諾,我始終放在心中,雖然我是隔了三十餘年才完成,」彭汪嘉康感性地說,自己後來會在六十餘歲的「高齡」返台行醫,就是因為一定要完成與老師的約定。

意料之外的波折與改變
然而,這位在台灣被視為極有潛力的手術外科明星,到了美國之後,卻屢屢碰壁,最後甚至被迫放下手術刀,投入研究。

原來,在一九六○年代的美國,尚未開放非美國公民開業行醫。事實上,以當時的限制,彭汪嘉康只能專攻病理研究,或者是麻醉專科。

「那時候,其實有些挫折。不是因為我的醫術不好,只是因為我不是美國人。但也有人告訴我,或許這個法條很快會修改,我也就硬著頭皮留下來,」彭汪嘉康苦笑著回憶,這限制對她來說,也不知是福是禍,因為當時若沒有這一法規,她在美國執刀行醫可能會賺很多錢,但就未必有機會走上研究之路。

只是,在美國,初期打擊彭汪嘉康的,還不只她不是美國人,更因為她的「女人」身分。

彭汪嘉康原本順利申請到在華盛頓某一頗具規模的醫院工作,醫院已經回函通知她報到,但在報到第一天,對方才驚覺她是女性,而彭汪嘉康也坦承告訴對方,自己即將準備婚事,將來可能請幾天婚假。

「對方看我的中文名字,可能原本也不曉得我是男是女,再一聽我要請婚假,將來搞不好還要請育嬰假,竟當場連忙跟我說『Sorry』,他們無法聘用我了!」回想這段往事,彭汪嘉康只能搖搖頭,一臉無奈。

接連的不順利,讓彭汪嘉康陷入了低潮。

然而就在一切都不如預期時,彭汪嘉康的貴人卻出現了。透過先生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友人推薦,彭汪嘉康順利在那裡找到研究工作,從此她在美國國家衛生院一待就是三十餘年,為人生寫出了全新的一章。

「從那時候起,我就期盼自己也能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因為有時候你一個小小的幫助,卻可能對這個人的人生,起了料想不到的幫助與改變,」受人提攜、擺脫低潮,彭汪嘉康始終不忘要傳承這份溫暖。

奠定在學術界的貢獻
進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彭汪嘉康更是得遇名師|華裔科學家蔣有興。一九六○年代,染色體的研究正逐漸成為主流,而蔣有興正是研究染色體的大師,他的研究證實,人類的染色體數應該是四十六個,而不是之前被錯認多年的四十八個,對遺傳學研究有重要貢獻。

跟隨名師蔣有興,彭汪嘉康從此踏上染色體的研究,逐漸奠定在學術界的貢獻,她也首度證實了癌症的發生與基因缺陷、損壞有關,因而名留醫界。

研究第一年,彭汪嘉康就從六位白血病患者身上,發現與白血病相關的染色體,當時她原本想發表論文,但蔣有興希望她找到十個案例之後,再行發表。

沒想到,費城醫院的研究團隊只找到四個案例時,就搶先發表論文。

「這個染色體,從此被命名為費城染色體;如果我們當時先發表的話,應該就叫NIH染色體了,」彭汪嘉康難掩失落,因為這費城染色體的研究團隊,後來更憑藉這項發現繼續努力,最終獲得了拉斯克獎(Lasker Award)的肯定。

但是,個性開朗的彭汪嘉康,並沒有讓這個失落影響她太久,她仍繼續鑽研,陸續發現其他諸如淋巴腺癌、淋巴性白血病等相關的染色體。

在美國國家衛生院一待三十餘年,彭汪嘉康也逐漸累積起自己的實力,成為了院內不可或缺的重要戰將,最終擔任癌症研究所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三十年來,面對艱難、沒有邊際又日日進步的研究工作,彭汪嘉康透露,要把研究工作做好,除了自己的持續努力外,跟其他研究人員互通有無,也是關鍵。

「你不懂的東西一定會愈來愈多,這時候跟朋友合作就很重要了;討論跟交流,無疑會讓你知道自己的盲點,」彭汪嘉康笑著說,研究人員要學會合作,讓自己跟合作夥伴,成為彼此的貴人。

為了奉獻,從實習醫師做起
時間快轉二十多年,在美國的彭汪嘉康,經常接到來自台灣的求助電話,原來是在台灣的癌症病人,希望到美國看診求醫。

「那些『有辦法』的人,可以花錢到美國看病,但沒辦法的病患,又該怎麼辦?」彭汪嘉康分析,自一九八二年起,癌症就居於國人十大死因榜首,但台灣面對癌症來襲,似乎還沒做好準備。

「即便是到美國求診,美國醫師對於經常發生在國人身上的肝癌、鼻咽癌,研究也不多,因為在美國較常見的是肺癌、乳癌,」經過種種分析,以及與旅居海外的院士曹安邦等人討論,眾人的結論是,必須為台灣建立一批新的種子醫師,專門對付癌症腫瘤。

也因此,在一九八七年到一九八九年,這三年中間,彭汪嘉康等人促成了台灣的首屆腫瘤內科醫師訓練,不僅師資來自美國,就連考照方式也比較美國辦理。

然而,一九八九年一到、訓練結束,吳成文等人原本也要回到美國繼續工作,但彭汪嘉康卻開口請吳成文留在台灣,繼續推動抗癌、培訓人才,而她自己,會在三年之後回到台灣。

「她果真言而有信,三年後回到台灣;更感人的是,這三年間,她為了也要拿到腫瘤內科醫師執照,竟然回到醫院,從最基層的實習醫生做起!」吳成文相當敬佩彭汪嘉康的決心與行動力,已經五十多歲、早已是主管級的她,願意回到基層再學起。

「辛苦難免,但是我心中一直記得,我承諾過我的老師林天佑,有一天我得回到台灣奉獻、行醫,」彭汪嘉康感性地說,既然答應過老師,那她就一定要完成,而為了做好這件事情,辛苦一些、從實習醫師練起,雖然慢,卻扎實。

整合台灣的力量
回台二十餘年,彭汪嘉康除了自己的門診外,更整合了台灣醫界的力量,共同抗癌。

彭汪嘉康推動、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至今已經有二十餘家醫院加入,醫院間互通有無、分享臨床資料,打開了醫院與醫院之間的門戶之見,受益的則是病患。

「在我初期接手的時候,TCOG只有三、  四家醫院,換她接手後,很快啊,就十家、二十家地加入,」吳成文笑著說,彭汪嘉康就像一個母親般,凝聚台灣抗癌人才。

「很久以前,我們會笑說,台大跟榮總兩院的距離可能比兩岸還遠,很少往來,但透過彭汪院士的凝聚、號召,台灣醫界在癌症這一塊,卻相當團結,」出自台大,國衛院癌症所主治醫師劉滄梧分析,當年透過彭汪嘉康等院士的號召,台大、榮總等醫師們一起上課受訓,有了革命夥伴的情誼,加上彭汪嘉康會找大家聚餐,因此不同醫院的醫師也就有了建立感情的機會。

「聚餐時,有時候彭汪院士甚至會帶衣服給我們;她說她在美國過耶誕節時會買衣服給家人,想到這幾件衣服好像適合我們,就帶回台灣給我們,」劉滄梧感性地說,某程度而言,彭汪嘉康的確就像是個母親。

在工作上,彭汪嘉康如同母親照顧夥伴,但聊到家庭,彭汪嘉康則十分慶幸,有一個好好先生,始終是她的後盾。

「那時候,我跟我先生開玩笑,我們絕對不能離婚,因為孩子一定都會跟你,」彭汪嘉康苦笑著說,自己的忙碌難免疏於照顧孩子,所幸先生的體諒與支持,讓她能全力衝刺研究。

不過,工作再忙,彭汪嘉康卻堅持為家人準備晚餐,即便她在晚餐後,仍會開車回研究室打拚。

「我的廚藝未必很好,但那是一份心意,以及陪伴,」彭汪嘉康感性地表示。

彭汪嘉康因為目睹小弟的過世而立志學醫,為了完成與老師的約定而回到台灣行醫;她的努力與成就,用台灣癌症研究之母來形容,恰如其分。二○○八年獲選為首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更是一個最貼切的形容詞。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