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發佈年份
2013
報導媒體
天下雜誌
發佈日期
2013-03-20
作者
馬岳琳

她的手 催生可彎曲觸控面板

圖片來源:邱劍英
 

她,領軍全球矚目的新興材料「石墨烯」的研發;她,帶領學生打開台灣學術的世界知名度。 她們如何發揮女性優勢,開拓女性在科學界的領域?

「二○一一年,中研院有幸能請她回來,其他數理科學所的所長都是男生,只有她一個女生,但她表現最好!」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頒獎典禮上,向眾人介紹今年的兩位得獎者之一: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周美吟。

坐在台下的周美吟聽到此言,忍不住眨了眨眼、謙虛地微笑。李遠哲沒提到的是,三十三年前,當周美吟自台大物理系畢業時,她也是唯一的女生。

這個小女生,台大畢業後進了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物理博士學位。之後留在全美工學院排名前五的喬治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書,直到前年被延攬回台。
 

周美吟:開創後「矽」時代

周美吟目前的研究重心,是全球矚目的新興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可應用於抗癌藥物研發、高速無線通訊與網路安全性設備,或發展成可捲曲的觸控面板,被視為可替代「矽」的下一個電子元件應用材料。

周美吟不但是世界一流的石墨烯專家,更帶領台灣力拚全球的菁英科學團隊,幫助產業界更加認識石墨烯的特性。

「難得的是,她在國際科技社團裡也扮演要角,是美國物理學會的組長,很有衝勁,」李遠哲觀察。

講起話來不疾不徐,在研究領域裡極具影響力的周美吟,其實私底下喜歡看文學小說。

「雖然女孩子在事業上,總會面臨一些像生小孩這樣的挑戰,但也正因為女性平常要處理很多事,所以比較有毅力,不會輕言放棄,反而很適合科學研究,」周美吟對《天下》說,女性做事比較仔細,對歸納性的研究也特別擅長,有更敏銳的直覺,都是當科學家的優勢。

即使如此,「在科學領域,男女一樣優秀,但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年輕女性,最後沒有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李遠哲忍不住大力鼓吹,女性應在科學領域有更多重要角色。
 

王素蘭:奈米孔洞的影響力

由財團法人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台灣萊雅和婦聯會,共同主辦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年的另一位得獎者,則是本土出身的清華大學特聘講座與化學系教授王素蘭。

和周美吟的沉穩細膩不同,講話爽朗直接的王素蘭,像是個帶領研究團隊衝鋒陷陣的火車頭。

二十六年來,她一手建立清華大學一流的晶形奈米孔洞材料合成實驗室,至今發表超過二七○篇SCI論文。今年二月全球頂尖期刊《科學》,又刊登了她最新的研究論文。

「我希望帶著學生不斷嘗試,培養他們,論文能刊登在《科學》,就像你是棒球員,能打美國大聯盟;你是設計師,能在紐約時裝週開發表會一樣,」王素蘭妙喻。

王素蘭的晶型奈米孔洞研究團隊,解開學術界多年的難題,發表世界上首度以人工合成、超越現在紀錄的最大晶形奈米孔洞。這項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在如核能廢水陽離子的處理、廢氣吸收、煉製石油的催化劑、做出更高容量的氫電池,進而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或交通工具。

「她總是把近年在奈米孔洞材料上的研究成果,以清華大學(NTHU)來命名,從NTHU 1到最近的NTHU 72,就是為了要提升台灣學術的世界知名度,」中研院院士王瑜形容,王素蘭像是不斷發掘化學裡結構之美的解題專家。

化學界的風氣,講究個人的研究成果,王素蘭過去曾與先生、中央大學副校長兼化學系教授李光華,共同掛名發表論文。「有人就會質疑,這到底是誰的成就,女性容易被認為是那個依附的角色,」清大化學系教授余靖說,這種誤會,對王素蘭並不公平。

「但這反而激勵我,提醒我要走出自己的路,證明自己,」樂觀的王素蘭,認為進步就是來自挫折,「若不證明自己的實力,豈不更委屈?」她笑著說。

化學家,可謂科學領域裡最上游的工作,因為化學家可以合成新的物質。「就像建築師,可以做出新的建築設計,讓人感受到創新,結構出從前所沒有的化合物,」王素蘭形容。

在這些科學家的努力下,微小如奈米孔洞,未來也可能發揮高過台北一○一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901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