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發佈年份
2013
報導媒體
《她們,好厲害》
作者
遠見出版

林耿慧 ─ 勇敢地向陌生領域挑戰

摘錄自遠見出版《她們,好厲害》一書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第六屆得主

林耿慧於一九九五年自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二○○二年於美國賓州大學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隨即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化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而她,利用一根極細、幾十微米的微流體管,吹出一連串大小均勻適中的泡泡,就這樣神奇地創造三維均一孔洞的多孔材料,可以用來培養細胞,快速又便宜。這個創意無限的研究成果,讓她成為台灣生物物理學界受矚目的新星。

「吹泡泡、布丁、尿片加上一個物理學家」,猜一猜,這是搞什麼名堂?恐怕擠破頭也不會想像到,竟然是細胞培養的研究,這正是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林耿慧所獨創的手法。
 

創意,締造嶄新領域

利用一根極細、幾十微米的微流體管,吹出一連串大小均勻適中的泡泡,液體中含有廚房製造布丁常用的吉利丁(用來固化),就這樣神奇地創造三維均一孔洞的多孔材料,這個多孔性材料可以用來培養細胞,快速又便宜。這個創意無限的研究成果,讓她成為台灣生物物理學界受矚目的新星。

「之前大為轟動的人造肉漢堡,就是用類似的細胞培養技術製造的,」林耿慧興奮地舉例。

這項突破性技術,也開創出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三維有序均一孔洞鷹架的各種性質研究與三維細胞培養。林耿慧正帶領著她的研究生,探究這個領域當中的各項性質。

物理學家不是該研究原子彈,不然就該研究宇宙的起源,物質最基本的組成嗎?怎麼會搞起細胞培養?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物理學並不是找尋最基本的物理定律,而是瞭解在已知的物理作用力下,但系統複雜度增高時,會產生的新奇現象,例如:凝態物理,就是這樣的物理學科,而近代更多物理學家試圖將生物也納入能用物理理解的範疇。透過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專家可以發現生物內在許多不一樣的樣貌,而林耿慧所做的,正是這個高度成長的跨學門領域|生物物理。台灣現在已有一些相關系所,如:中央大學、中興大學生物物理所。
 

熱情,從對生命好奇開始

物理學家對生命的好奇由來已久,量子力學之父薛丁格一九四三年所寫的《生命是什麼?》一書,更啟迪許多物理學家投入生物研究,與華生博士一起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柯立克(F. Crick)正是受此啟發的一位物理學家。

對於生物學家與物理學家做細胞培養研究時的差異,林耿慧舉例,生物學家如果研究培養細胞,可能研究其生長樣態,然後打碎分析成分、比例;可是,物理學家會去瞭解細胞跟鷹架之間的型態、作用力關係,累積很多量化的描述,以利之後建立方程式來描繪。

即便生物與軟物質物理有相當的淵源,但林耿慧也是半路出家,學校生涯最後一次上生物課就是高一,之後當助理研究員,為了切入生物,利用暑假期間去台大上生物核心技術課程。她進入生物物理領域,是自己摸索的。

林耿慧的博士論文是做軟物質研究,而在哈佛大學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則是做熱門的奈米線,現在獲得成績的是三維細胞培養,算起來是她回國後的重新再出發。樂觀、勇於接受未知領域的挑戰,是她的一大特質。「我如果有優點的話,就是敢問問題吧,反正我沒在怕,不懂就讀論文報告、找人問,沒那麼難,」她爽朗地強調。

未滿四十歲的林耿慧,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系、美國賓州大學物理博士(Ph.D., Dep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外表看起來清清秀秀、個頭小小,如今雖已是副研究員,出現在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大堂,還會以為她僅是個研究生。出身南台灣的她,嬌小的身體內蘊含著爆炸式的活力,笑點特別低,老是大笑,就如同小太陽一般,熱力無窮,有極高的行動力,想到什麼馬上就去做。
 

行動力:想到就去做

大學時準備出國留學,有滿滿的準備經驗樂於分享,於是林耿慧當上了椰林BBS留學版的版主;一個版不過癮,還兼了數個BBS版,「我就是愛玩啊!」她燦爛地笑著說。

來到林耿慧的研究室,窗前吊著晶體結構模型。嗯!典型的物理學家,有意思的是,還放上一個北歐孟克(Edvard Munch)名畫作「吶喊」橋上那個扭曲痛苦的人偶模型。「那是我在芝加哥博物館買的,那時去找同時在芝大唸博士班的高英哲學長,捧臉吶喊的人偶,就是研究做不出來的博士班學生的寫照。一直到現在,研究想不出來怎麼解時的我,都還是這個樣子!」林耿慧誇張地捧臉張嘴模仿,說完又是一陣大笑。

回憶起求學生涯,林耿慧一路受惠於「資優教育」。國小、國中的資優教育讓她有機會接觸數理科學並產生興趣,而且習慣處在很多優秀同學的環境,成績沒很突出,就只是中上程度。高中時媽媽覺得她需要壓力才會用功,怕她會玩瘋了,考不上大學,因此把她送進私立高中受嚴格的管教,讓她耐下心來用功唸書,最後竟然意外得到跳級考大學的機會,也下了決心不管考得如何,就是要去唸大學,因為高中升學教育太不自由了,「我有機會提前離開,就趕快考試,幸運地考得不錯。」

學校課程之外,林耿慧高中時參加了「中山大學數學高中生計畫」,有機會近距離與教授接觸,她開始理解學術生涯是怎麼一回事,讓她心生嚮往。

「我選物理系還引起家庭爭執,媽媽擔心我以後不好找工作,所以不同意,後來還是爸爸唸台大電機時的同學、一位竹科很有聲望的人背書,說唸物理走半導體工業跟電機系一樣好,我媽才同意我的選擇,」林耿慧回憶道。

然而,儘管是跳級生,林耿慧在台大物理系求學卻並非一帆風順。物理系的課不容易,常常上完課只靠自己唸還是不懂,需要向人請教討論,「所以會和系上優秀的同學、學長姊請教。他們都是又聰明又勤奮的人,會被我們被稱為『神』級的人物,可望而不可即;有時覺得,有神級的人來參悟宇宙物理的道理就好,像我這種資質,可能沒資格做物理。例如:大我一屆的直屬學長金政,大學三年畢業,現在已經拿到芝加哥大學終身職。」林耿慧談起系上的高手時,無限仰慕跟讚嘆。

不過,有這些高手在身旁的環境,也督促林耿慧要努力,所以大學時代還是有認真學習物理思考。但就成績而言,她並不是頂尖的;一方面興趣廣泛,花很多時間在課外活動|大一、大二玩社團、學樂器,大三編系刊,大四瘋當時初萌芽的BBS世界。另一方面,競爭強手環伺,自信心也不是很夠,學習不是太有效率。她自認,那時還沒有很堅定要做物理研究的決心,也不懂要達到做研究的目標,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與專注。
 

夢想力:沉潛再出擊

林耿慧抱著出國拿博士的夢想,大四就申請出國唸博士,沒料到,卻迎來她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沒申請到任何一間美國研究所。原來,那一年美國物理界不景氣,入學名額緊縮,讓她鎩羽而歸,於是她在台大校園的中研院原分所當助理,在那年也做BBS留學版版主,熱情分享經驗給網友。次年,有研究經驗後,終於申請上學校,選擇美國軟物質研究首屈一指的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

林耿慧回想,大學前接受資優教育、跳級成功,跟申請博士班挫敗,兩件事對她影響深遠;成功的經驗讓她表現不佳,開始失去自信時,至少還能安慰自己:「能跳級考上台大,應該資質還是不差!不要再花時間去想自己是不是夠聰明這件事了,想也沒用。」但是申請博士班失敗,又讓她知道,人生還是有許多不可控的外力,當競爭激烈時,她必須更加努力。

進入賓大後,林耿慧非常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研究生涯起點。在賓大的生活應該是求學生涯最努力也最快樂的階段;一方面專注做自己的研究題目,有時會在實驗室工作到沒力氣回家睡覺,就直接在女生廁所裡的沙發上睡著;另一方面,也享受研究生的自由,伸開觸角,探索賓大豐沛多元的學術資源,讓本性活潑的她如魚得水,到處聽其他相關領域的學術演講。「我現在做的領域,在賓大時就聽過這方面演講,我想這麼多年後我走到相關的領域,應該和那時的啟蒙有關,」她說。

博士畢業後,她先到哈佛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researcher, Dep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投入當時最熱門的奈米線研究。

回顧這一段外人看似輝煌的學術歷程,林耿慧直說不是這麼享受過程;哈佛實驗室內老闆給的研究,自由度很低、研究品味不同、領域熱門、競爭激烈,實驗室有些人視彼此為對手,並沒有互相幫忙來挑戰未知的氛圍,「這迥異於賓大的軟物質研究社群彼此幫忙的溫暖,與多數人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發展出來的研究技術。我並不喜歡博士後研究的經驗,那段日子待得很不舒服,也沒待夠久足以做出什麼特別成績。但在那過程學了很多,例如:奈微米製程、生物化學連結方法,還有不同於博士班老闆選擇研究題目的哲學與管理實驗室的方法,這些歷練對後來自己建立實驗室還是很有幫助。但我也領悟到做研究最終是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自己開心,不是去迎合別人。」

看得出來,除了科學家的理性,林耿慧有著相當感性的一面。而剛好當時母親卵巢癌住院,她束裝回國陪伴母親,學術生涯就順勢轉回台灣。
 


 

分析力:認清目標向前行

進入中研院物理所從助理研究員做起,她面對職涯的第二度重大抉擇,終於自己當老闆了,但要研究什麼?是繼續膠體粒子的研究?還是熱門的奈米線?或另起爐灶?生物研究對於對抗疾病會有很大的幫助,但如果想轉到生物研究,要從哪裡切入?

當時與當骨科醫師並正在唸醫工博士的姊夫聊天提過,大部分人的軟骨組織都會磨損,卻沒有良好方式治療,一種可能的治療方式是在實驗室裡先培養軟骨組織;而要培養軟骨組織就需要一個三維的鷹架;「如果我能製作出適合的鷹架呢?鷹架是種軟物質,這可以成為我的切入點,」林耿慧自問。有著厚實軟物質研究背景的她,加上在賓大聽過一些物理應用在細胞研究的演講,她認為這個領域是有機會的。

挑了目標,接著林耿慧問自己:「我喜歡這個領域嗎?這是個好領域嗎?我是不是能在這裡做很久、做出很多貢獻?」

林耿慧秀出兩張並排的圖表來比較SCI奈米科技和三維細胞培養研究文章數量對時間的趨勢圖;奈米研究論文速度爆炸性成長期間,落在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一年,那時論文量從現在的角度看不算多,大概是每年千篇;現在這個領域論文穩定增長,量可能已經到了每年十萬篇了。目前奈米領域中的領導者,多半是在九○年代初就投入這個領域了。三維細胞培養研究,則看起來是從二○○八年以後,進入猛爆性成長速度。
 

執行力:自己動手做樣品

「我希望早點進入一個還沒有成熟但開始成長的領域耕耘,這樣我的研究比較有機會在那個領域做出重大的貢獻,」種種考量下,林耿慧不顧自己在細胞培養方面並無基礎,毅然揮軍新領域。

一開始橫亙在林耿慧面前的,是怎樣的困難問題?

首先,過去在生物、醫學界,細胞培養多半在二維基材,因為細胞成長有所謂的「貼附性」,貼附在二維基材有利於觀察與操作的優點,所以二維培養基材就成為實驗室的主流,但這不符合細胞在身體裡的狀況,研究結果不足以反應生物的實況,因為生物體細胞成長環境是三維的。因此,一個三維培養細胞篩藥的平台,更有可能反應出藥在細胞裡的反應,有助於測試者更有效、省時地篩出藥效。

雖然,理論上三維細胞培養鷹架有許多優點,但生物學界還不是廣為使用。目前兩大產生三維鷹架的方式:一種是使用產生空洞的物質(porogen)來製作多孔性材料,孔隙大小都比細胞大,但是多半是大小不一的孔洞;另一種是使用能溫和成膠的水膠單體,如:膠原蛋白,將細胞完全包覆在平均空隙大小在微米之下的水膠裡。

林耿慧原本的動機是,如果製作孔隙大小均一的系統,就有利於有系統性的研究孔隙尺度對細胞行為的影響;而如何製作均一孔徑的三維鷹架,一種是利用時髦的三維印刷技術來製造,一種是用膠體粒子自我堆疊成晶體的特性,再來翻模。

原本,林耿慧也是想用膠體粒子晶體的方法,因為她在博士班就是堆疊更小的膠體球晶體來製作光子晶體。但後來考慮這個方法慢,且成本高,最後靈機一動,用微流體通體來吹泡泡,製作均一孔徑的三維鷹架。

「泡泡」也是個廣義的膠體系統,傳統上也是軟物質研究的模型系統。雖然在研究所時沒做過這個系統,但查閱文獻,切入製作泡泡,很快就上手。但想出方法,均一泡泡能長久穩定,也是嘗試很久之後才成功。

首先,利用微流管生產極小均一大小的氣泡,然後蒐集,形成排列整齊的有序晶體孔洞結構,再設法固化。林耿慧發現,最容易成膠的凝膠就是在家做布丁的便宜原料吉利丁,這些固態泡沫在開孔形成後,就可做為高度連通孔隙的三維孔洞鷹架。
 

簡單就是美

「很簡單吧!」林耿慧笑著說,一點都不故弄玄虛,反而以「簡單」自豪。她表示,博士班的學習讓她理解到,最簡單、方便的解決方式才是最好的,不必迷信炫人的設備、繁複的實驗跟複雜的方程式。「二○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用膠帶撕出石墨烯的物理學家,方法聽起來比我的還簡單,」她說。

甚至,林耿慧並不止步於材料製造,還持續圍繞在她創造出來的平台,做出許多驚人研究。例如:晶體多孔性材料的力學性質測量、不同種類細胞的培養等,繼續精益求精。有論文指出,鷹架軟硬度將會影響細胞成長的情形;當她讀到這資料時,很快就改進凝膠材質,利用尿布當中的吸水物質(聚丙烯酸鈉),創造出可改變軟硬度的鷹架。

現在,這一套所謂「微流體製造三維均一孔洞細胞培養鷹架」的技術,已經獲得美國專利,林耿慧更將技術移轉出去。

研究跨及生物、化材與物理,林耿慧似乎有用不完的活力。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的先生陳嘉新教授形容林耿慧,有高度的學術使命感,由於成婚較晚,當她懷孕時,夫婦倆擔心小孩會有發展遲緩的問題,討論後,當時還在當醫師的先生提出,萬一小孩出現狀況,先生願意承擔起家務與帶小孩的角色。因此,林耿慧認為,一個女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成功,伴侶的支持非常重要,她也相當感念先生的全力支持。

其實,夫妻兩人的認識也十分傳奇。林耿慧當時回國陪伴患卵巢癌的母親,閒不下來又熱心的她,在BBS上開了一個癌症版,分享第一手的治療與照護資訊,而陳醫師的母親不巧也患相同疾病,在版上發表心得,林耿慧就寫信給他安慰打氣,兩人在網路上偶爾聯絡。三年後陳醫師回國做田野調查,兩人才有機會相約見面。

一見面發現,二人處境相同、背景相似|同是高雄人,也都在高中時跳級到台大,都是在美國唸博士時母親罹癌,也熱愛知識學術。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一年後就決定攜手一生。

陳嘉新自台大醫科畢業後,當過幾年的精神科醫師,後來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現在是陽明大學助理教授。在雙方母親故去後,他們的頭胎小孩名字,各取母親名字中的一字,以紀念母親。
 

熱情與溫暖的感染力

林耿慧除了三維細胞培養研究,還做了不少諸如自組裝的膠體分子、高分子在奈米通道觀測等研究,學術能量豐沛;她發表的國際論文結果扎實,很具參考價值,平均每篇被引用的次數達五十次以上。此外,她也努力推廣軟物質與生物物理研究,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許多國內外知名學者來訪,更希望激勵年輕學生投入這個領域。

不僅如此,林耿慧實驗室收的研究生,成員背景也是五花八門,醫工系、生物系、電機系、化學系、物理系都有。「我不在乎學生背景,只在乎他們的學習能力,」林耿慧說。

一個電機背景的學生形容老師林耿慧,點子多又謙遜。他記得有一次林耿慧要他試一個新東西時說,「這方面我也不太懂,你做久了後應該就比我還懂,我之後還會來問你。」

當年台大物理系老師楊信男,對於林耿慧今天的成就也不意外。他認為,林耿慧的高EQ跟領導力,在大學時就表現無遺,「這對現在領導大型和跨領域科學研究是需要的。」

生物物理這個領域,就如同林耿慧的期待,自己闢出一處荒地來變成花園,過程中拿著小鏟子在花園中快樂地玩耍、探勘,也希望在自己闢出的這塊地深耕出結實纍纍的果樹。這位樂在研究,有著高度使命感、活力熱情的學術新星,還不知道有多少有趣點子,還沒化成論文呢!值得期待。





讀取中